可能很多人对王阳明不太熟悉,有些书上称他是“明朝一哥”,还有的人称他是“心学大师”,“圣人”。曾国藩一生以他为师,日本明治维新思想也是源于他的哲学。他的思想主要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对我们修身,对我们戒色,我觉得很有帮助的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可能每天都会看看微信公众号的戒色文章,逛逛论坛看看别人戒色的故事。这当然对我们戒色有一定的帮助,但可能也有很多人觉得怎么看了这么多文章,懂了这么多道理,怎么还是不能尽快的成功戒色呢?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到阳明思想的“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躬身践行我们看到的戒色文章里面的戒色方法,戒色思想。
我们一般看到的戒色文章大概有这么两种,一种是故事类也可以称为案例类,一般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说白了就是邪淫历程,然后是邪淫后受到的恶报,如何如何凄惨之类的。有恶报篇,也有善报篇,但现代的案例则是以恶报为主,很少看到有因戒淫得福的故事,这当然与时代堕落,邪淫的人数急剧增加有关。
阅读此类故事我们可以从别人凄惨的经历和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认识到邪淫的凄惨果报,从而对邪淫产生畏惧心,进而戒除邪淫。这类文章应该算是最多的了,而且也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人们大都喜欢看故事,看故事多少有那么一点休闲性质在里面。我们看别人的邪淫历程切忌仅仅当故事来看,当休闲读物来看。定力差,淫心重的人看别人的邪淫历程是有风险的,什么风险?
有些戒色故事对邪淫细节,邪淫经过会有较多的描述,看了会使人心神不定。定力差的人看了很容易陷入意淫并且导致破戒。阅读别人的忏悔文章,一方面我们一定要提起对邪淫的畏惧心理,增强对邪淫恶报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要借鉴别人的戒色方法,并勇于在现实生活中践行。
清楚地认识邪淫的危害很重要,但也远远不够,大家的身边肯定有很多烟民,抽烟的人对吸烟的害处肯定也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每包香烟上都会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语,但还是有很多人想戒戒不了。
一方面确实是烟瘾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对吸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知道是知道,但不会采取行动去戒烟,或者戒了几次失败了就放弃了。这都是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原因,真正的知行合一是知道了抽烟的害处就马上开始戒烟,可能中间会失败,但从不会放弃戒烟的决心和行为。
曾国藩也戒过烟,而且前前后后十几年才真正意义上戒掉。他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中间也失败过,但他不是失败就算了干脆不戒了,而是不停地下决心,不停地戒,终于在10多年后超越了自己,成功戒掉了烟。戒邪淫也是这样,不是说了解了邪淫的害处就可以戒掉,而要把知变成行,才有成功的希望。
在看别人戒色的故事时,很多都会提到自己用了哪些方法来戒色的,比如说,念佛、放生、不净观、学习戒色知识等等。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些方法,但有多少人一丝不苟地在实践就不得而知了。很多人都知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能离欲,你有没有每天都念呢?很多人都知道行善放生能够帮助戒淫,你有经常去参加放生行善吗?
很多人都知道不净观能使我们不再贪爱女色,你有经常修习吗?很多人都知道不能去看黄色影片,小说之类的,但你真正做到了吗?你有做到知行合一吗?如果没有,你怎么可能有进步?
还有一种戒色文章我们可以称为非案例类,这种文章可以是戒色同修的心得感悟,可以是关于邪淫的理论分析,对治方法,也可以是过来人的忠告。相对于案例类的文章,这种非案例类的应该来说干货会更多一点,但由于内容相对枯燥,阅读量要远远低于故事类文章。
当然能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的同修都是非常勇猛精进的,不轻易放过任何能帮助自己戒除邪淫的机会,有了这种态度可以断定他们的进步一定会比只看故事类的同修大。
戒友的心得感悟是戒友在戒色过程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总结出的经验,可以说是非常精华性的东西,有时候懵懂迷惑的我们看了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单的说就是破迷开悟,而只有我们真正地破迷开悟才能离苦得乐,摆脱邪淫的苦楚获得清凉的喜乐。有人说别人的心得感悟我们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心得体会又不像戒色方法一样可以立马就实践。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清楚的了解别人的体会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在看这类文章时要心平气和,像品茶一样慢慢的品,这才能品出文章的味道。
如果我们心浮气躁,一目十行甚至跳行跳段是不大可能对别人的心得有清楚的认知的。对别人的心得感悟如果我们深以为然,那么其实别人的心得已经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了,这个无形的心得将会对我们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你觉得别人的心得感悟挺新鲜,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多多思考哪些感悟确实挺在理,是值得借鉴的。还有一些文章可能就是对邪淫的理论分析,这些可以作为我们戒色的一个理论基础。
总而言之,不管是阅读什么戒色文章,我们脑袋里都要装上这么一根“知行合一”弦,这篇文章看完了我能学到什么,我有哪方面的体会,我该怎么做?只有这样,我们的进步才会明显,才不至于看了很多的戒色文章,你依然是从前的你,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