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口的张大妈,57岁。
两年多前,偶尔会有胃部反酸的习惯,但也没有太在意。
没想到,到了近期,这症状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每次只要吃完饭,胃里就反酸难受,还干呕、上腹痛得厉害。
发展到最后,甚至吃什么就吐什么,感觉像是要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赶紧跑到医院去检查,做CT,一看就吓坏了!
医生发现她的食道裂孔,撕开了一个直径6cm的口子,导致她有一部分的胃,竟然通过口子,从腹腔窜到了胸腔,已经在胸腔中和肺、心脏抢地盘,还挤压了心脏。
医生说,这种病叫“食道裂孔疝”。
张大妈怎么就患上这种病了呢?
原来,张大妈有个不良习惯:吃东西喜欢“趁热吃”。
尤其爱吃火锅,刚从火锅里涮出来的食物,热气腾腾、特别烫嘴,她也不管不顾,马上就往嘴巴里送。
长期这样吃过烫的食物,损伤了食道黏膜,引发慢性食管炎。
然后进一步引发频繁呕吐,把食道裂孔就生生撕扯大了。
张大妈这个病,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趁热吃”这个不良习惯。
你可能不相信,觉得奇了怪了。
趁热吃不好吗?
不是说对肠胃好吗?
怎么就成了不良饮食习惯了?
尤其是在冬天,在火锅店满头大汗吃着火锅,享受热辣痛快的感觉,难道不爽吗?
趁热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热汤,补身又暖身,难道对健康没好处吗?
刚刚冲泡好的热茶,散发着沁人肺腑的茶香,趁热饮下,难道也不健康吗?
是的,还真是这样,这并不是夸大其词、刻意耸人听闻。
吃饭也好、喝汤喝水也好,都不宜过烫。
青医附院营养科主任韩磊表示:“吃饭的温度应该在35℃到40℃,温度高了容易烫伤,如果温度到了50℃,黏膜娇嫩的会出现黏膜损伤。”
口腔、食道、胃部的黏膜,都要跟着遭殃。
2
一旦长期吃过烫的食物,造成了黏膜损伤,那接下来造成的病症,可就不是闹着好玩的了。
·可能导致食道溃疡、胃糜烂
义乌一位60岁的大妈,一家人到火锅店聚餐。
她从煮得滚烫的火锅中,夹出一块豆腐,直接一口吞了下去。
当时也没感觉到太大的异样,结果两天以后,她感到上腹疼痛难忍,尤其在吃饭以后,痛起来更加受不了。
赶紧去医院检查,做了个胃镜,一看,发现她食道中下段全是溃疡,表面上布满了脓苔,胃糜烂,十二指肠也有很多小溃疡。
·引发慢性咽喉炎和反流性食管炎
年近7旬的许老汉,身体好、胃口也好。
这天,他自己做了香喷喷的青菜饭,舀出来盛上一碗,马上就一口吞下,当时他就被烫惨了,“就像是一团滚烫的火苗,从咽喉一直滑到胃里”。
这一下烫得不轻,食管、喉咙都被烫伤。
而且最可怕是,还进一步引发慢性咽喉炎,和反流性食管炎。
从此以后,许老汉“咽喉始终不见好,严重的那几天,一句话都讲不了,
饭也吃不下,太痛苦了”。
可能导致食道癌
37岁的田女士,虽然是江苏人,但是尤其喜欢吃麻辣烫。
一天三顿都是麻辣烫,刚烫出来的食物,哪怕再烫嘴她也狼吞虎咽吞下。
结果渐渐发现,她吞咽不畅,喉咙总有哽咽感、堵塞感。
去医院一检查,坏了!
竟然是食道癌,而且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
(来源:中国江苏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海泉,曾在《医药食疗保健》杂志撰文指出:“进食过烫食物与食道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反复烫伤可构成黏膜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就会诱发黏膜质的变化,以致癌变。”
而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在《柳叶刀·肿瘤学》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中国人偏爱热食,喜欢趁热吃,爱吃火锅、爱喝热茶。
食道癌成了中国最普遍的四种癌症之一,发病率位居世界首位,与这种饮食习惯恐怕不无关系。
例如,在广东潮汕地区,食道癌高发,食道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双高。
尤其是在汕头南澳县,食道癌死亡率更是高居国内地区第二。
这种情况,恐怕与潮汕地区功夫茶盛行,喝茶讲究要“烫”,脱不了干系。
3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海泉曾在《医药食疗保健》杂志撰文指出:“进食过烫食物与食道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反复烫伤可构成黏膜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就会诱发黏膜质的变化,以致癌变。”
要避免因食物过烫导致的黏膜损伤,和更进一步的食道癌等病症,你应该这么做:
·热茶热汤要冷点再喝
用那种七八十度水刚泡出来的茶,不要立马就趁热喝下,最好能等上几分钟。
科普作家张杰说:“研究发现,若滚烫的茶水倒出后2分钟内就喝完,患食道癌的风险会比等4分钟后再喝上升5倍。”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也喝不了健康的茶水。
·吃饭要慢慢吃,不要吃得狼吞虎咽
中国的美食千千万万,你数也数不过来、吃也吃不完。
但有一点要记住,再好吃的东西,都不要狼吞虎咽,才热乎着、特别烫嘴就囫囵吞下,这样既是对美食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负责任。
4
吃饭要慢慢吃,不要趁热吃,还有最关键的因素:吃对食物。
·吃“完整食物”更营养
安玛莉博士认为,保留食物中所有可吃部分,比如全谷类食物、未去皮的果蔬等,能提供更多营养素,并且营养比例更均衡,不建议过度加工,以免损失营养。
范志红表示,相较于经过打碎、磨粉等多道工序的食物,完整的食物营养更全面。
以主食为例:全谷杂粮保留了种子外层和谷胚部分,可提供相当于精米3倍以上的维生素B1、B2,以及钾、镁等矿物质。未经过精磨的红小豆、绿豆、芸豆、干豌豆、干蚕豆等杂粮,富含更多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
许多果蔬皮也是营养物质的“聚集地”,最好不要随意丢掉。
·少些食品添加剂
很多食品为了改善口感或便于保存,会加入食品添加剂,如蛋糕、饼干、甜饮料等,否则几乎没办法生产。
云无心说,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味、便利,我们无需过度抵触,但新鲜的、未经深加工的食物更有利于健康。
过度使用添加剂,不仅让营养大打折扣,还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消费者在选择食物时要权衡利弊,尽可能买新鲜、天然的
·食材要因时制宜
我国传统养生观念认为“不时不食”。万物生长都有周期,并与气候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应季食物才是首选。
安玛莉博士也认为,人们要遵循大自然的生长规律,多吃应季食物。
·近的要比远的好
安玛莉认为,在同样的情况下,要优先选择本地的农产品,价格便宜味道好。
云无心解释说,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食物中部分营养物质的含量会逐渐减少,例如白菜中的维生素C。
本地食物从田野到餐桌的时间比较短,避免了长途运输过程中的营养损失;不需要用保鲜剂处理,品质更好;节省了运输、包装、冷藏费用,性价比更高;当地的果蔬一般会在长到最佳成熟度时采收,味道更好。
·多借鉴传统饮食
安玛莉博士建议,各国人民应沿袭祖先留下来的饮食传统。如今,全球饮食交流密切,越来越多西方食物,如奶酪、熏肉、培根等摆上了国人的餐桌。
西方国家偏爱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我国传统饮食则以植物为主,如粮食、蔬菜、水果、豆类等。
云无心表示,西方传统饮食中,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品较多,不符国人体质和需求,尤其是快餐更要慎选。
范志红认为,借鉴传统饮食要注意弃其不良,取其精华:
部分地区的饮食传统中主食过多,蔬菜较少,不利于营养均衡。西北地区传统饮食中,常见莜面卷、荞麦面、红小豆、绿豆、芸豆、小米等五谷杂粮,这些食物比精米白面更利于健康,应该保持。
江南和广东的传统饮食中,蔬菜占比很高,顿顿离不开绿叶菜,清炒、烫菜、白灼……做法清淡、多样,有助于防控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
·听从身体的“声音”
安玛莉博士说,营养均衡非常重要,每餐都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身体知道你究竟缺什么,我们应多去感受它的需求。
范志红解释说,舌头容易受味觉驱使,去吃一些重口味、不利健康的食物,但身体永远不会骗自己。吃完后身体舒服、更有活力的才是最适合的食物。当然,这些食物应该是天然、新鲜的,而非高油、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
云无心表示,如果只追求味觉上的享受,大部分人容易被甜点、油炸或烧烤食品吸引,建议多学习营养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用理智战胜欲望,跟着身体需求选择食物。
|
|
Tips: 戒友之家域名更改为- www.jiebbs.cn 感谢您的支持,官方指导微信搜索: bulu211 添加好友,谨防上当受骗!
|
|
|